利来 www.godgood.cn 学习活动安排紧凑、高效,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吴春玉执教的《塞下曲》、 《当代教育家》杂志副主编,小古文课程首创者朱文君教授执教的《龟兔竞走》、合肥市跃进小学梁秀梅老师执教的《陋室》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执教的《古朗月行》、全国知名语文教学专家赵志祥执教的《三笑》; 大师的课或趣味横生,“文白对读,文白对写”,用情趣召唤小学文言课的的归来,或平淡素雅,在琅琅书声中品味古诗文之袅袅清香 ;或轻松诙谐,在兴趣盎然中传承经典文化之血脉。让我们见识了优秀语文教师应具有的语文功底和素养,大师们炉火纯青的吟诵更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薛瑞萍老师在其专题讲座《传统教育及经典诵读的正道何在?》中指出 “一日不读书,则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。”作为老师,自己必须博览群书,“自作读书人,带着别人去读书”;薛老师从古诗文、律诗的吟诵基础平仄、韵律讲起,列举唐诗、论语,范读、指导学习人员练习古诗文吟诵。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附小教研员白皛老师的《读诗与作诗》小学诗歌教学法知识讲座,以自己多年“小学诗歌教学法”的研究实践向我们传授小学诗歌教学法的实施策略,白老师说,诗歌教育弥补当今教育的不足,温柔敦厚诗教育,是语文教育乃至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;吟诵的核心是正确传达诗文含义,吟诵是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要达到的境界。白老师从低中高三段,向我们传授如何开展读诗和作诗教学。百家讲坛主讲人鲍鹏山教授在《生死悲哀:古诗十九首》中先剖析现阶段教育和教程现状,鲍教授说,教育不读经典读什么?教育不读本民族的经典读什么?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不读民族的经典?以《论语》为例,把经典引进教材,实现教育的使命,通过读经典,健全知识、价值、文化体系,唤醒人成为具有本体素质的人。
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,是因为他们厚积薄发,满腹经纶,饱读诗书,敢于创新,勤耕不懈;学习是短暂的,但收获颇丰,影响深远,我们将铭记博学者,然后方能为师!

